时间:2018-03-22 09:11
诠释老子著作《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梦贞)
分类:梦贞解老子 | 评论:0人 | 浏览:2,058次
- 正文内容
- 我来说两句:(已有0人参与)
梦贞诠释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道德经》原文:
1、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
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6、为无为,则无不治。
简译:
1、不标榜圣贤,使世人不起争念。
2、不稀罕珍宝,使世人不生盗意。
3、不诱发邪欲,使世人不乱其心。
4、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中饱足,精神内守,筋骨强壮。
5、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求而知、无欲而得的益处,使他们知晓不可妄为的道理。
6、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可治之理。
梦贞诠释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圣人之治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圣人之治第三章其他解读:
“使民不争”句。许多解老子者,将“争”解读为“竞争”,认为老子竟然敢否定人类社会进步动力之一的竞争,真是反动呀!大错。为什么?因为那时是西周时代,封建社会的初期,不是商品经济社会,哪来的经济领域里的竞争?社会的现实是广大人民被卷入了各诸国的的兼并战争。所以,“使民不争”句中的“争”,不是经济上的竞争,而是战争,是国内战争。“使民不争”句应该正确地翻译为:“使人民远离国内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