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4 20:55
与梦贞先生同行 回归文化元典——为梦贞《老子简译》的出版再次喝彩!!!
分类:梦贞弟子分享 | 评论:0人 | 浏览:1,423次
- 正文内容
- 我来说两句:(已有0人参与)
与梦贞先生同行 回归文化元典——为梦贞《老子简译》的出版再次喝彩!!!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自古以来有几人真正读懂《老子》?有几人透彻理解中国文化? 有几人了悟人生之真谛?又有几人尊道而行?研究与阐释《老子》的确不乏其人,从无名之辈到知名学者、大师,其中有不少关于《老子》的阐释明显谬误,有些见解从根本上就不能自圆其说。
解读《老子》的人不少,而真正用心去研读经文的人不多;
翻译《老子》的人有之,而超越文本阈限形成原创性解读的人很少;
学习《老子》的人不少,而长期研读用生命参悟修行的人不多;
讲解《老子》的人有之,而知行合一修身践行并弘道的人少之又少;
作者阿李(李照贻)
一位有传奇人生经历与文化担当的梦贞先生,特立独行,游走于商界与文化之间,不偏不倚,以弘道为宗,不追名求利,持正念与大愿,修身证道,正己化人,为中华文化与圣贤绝学正名,在时代呼唤中国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不惜余力地传播《老子》文化与国学智慧,其精神实在令人敬仰与赞叹!
听梦贞讲学的人都知道他经历不凡,半生充满传奇。可贵的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深入研修《老子》,原创性地解读《老子》,并开始向世人传播道学智慧,至今十年有余。这次应国学研究与爱好者的要求,整理编辑梦贞《老子简译》一书,值得国学文化界的关注,而他本人原本丝毫没有著书立说及扬名的意图。
梦贞解读《老子》是个另类的典范,这与其个人的奇特经历与解读方式有关。知识是学习的,文化是内修的,道是亲身证悟的。所以,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与文字本身解读《老子》,难有思维突破与思想建树。梦贞解读《老子》令人耳目一新,他超越了文本与知识范畴,融入了自己最为独特的生命历炼,在诸多翻译、解读《老子》思想中可谓独辟蹊径,成一家之言。译注经典除了要具备文言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不被文字所与前人(思想)所局限,还要超越标新立异的狭隘自我意识,方能进入独立内省、静心参悟的境界,原创性地阐释先哲思想。
因此,思想的独立性对于译注经典很关键,向内求法往往是正确的捷径。梦贞做到了!他超越了前人,也超越了自己。他从当初接触没有注释没有标点的《老子》,用了整整十年,痴心不改,未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最终实现了解读《老子》的心愿,这一定有方法!
“坚持不懈的玄修,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梦贞如此解释《老子》第一章中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此解释在同类书中尚未出现,这就是梦贞解老的方法论。我们不得不指出:玄修、坐忘或者禅定,是通向生命智慧、觉醒开悟、洞见真理的必经之路与修炼法门。人只有进入一种“虚”、“静”、“定”之中,才可能有所彻悟。“至虚极,守静笃。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七章)具有大智慧的人,除了老子,还有另一位东方大智慧者——释迦摩尼修炼成佛更能说明此法是通达智慧之门。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的禅修案例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方法的神奇,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梦贞关于对《老子》的翻译,不同于以往学究们那种方式,不是拘泥于文字语法一字一句的考证,照文本直译,而是依循《老子》思想核心,注重整体思想的一致性与系统性。同时,梦贞还纠正了不少常见的错误解释(比如:“吾”、“我”不分;“音”、“声”不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误解为“声音大了反而听不见了,最大的象形没有形体”。望文生义把“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注解为“强盗不得好死,我要用这个道理作为教育的开始”)。这次译文出版,梦贞再次对他之前的《老子》译文作了进一步的斟酌与修正,为了更为好地阐释他对《老子》思想的把握。
梦贞告诫道学文化追随者,他对《老子》一书的阐释是有限的,语言自身是有限的,他的人生经历及境界也是有限的,他不是解老的终结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去感悟“道”之妙!或者说我们理解的“道”与老子本人理解的“道”有差异,这与我们自身的修为境界有关,若我们的道行越接近老子,我们理解的“道”就越接近老子的“道”。
梦贞解读《老子》的过程也是他超越自我的人生历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听梦贞解读《老子》,阐释文化,精彩而深刻,与大学课堂上的专业授课相比,他的学术专业性绝不在一般人之下。同时听者更能感受到他的慈悲、从容与睿智。作为国学导师,传道不仅是讲学,更是用自身的修养德行感化人、启发人。梦贞还一直强调读书不在多不在快,而在于精在于通,正如他所感言:复千盘棋谱方知胜负在局外,通一家圣言始信乾坤于袖中。
今天,我们能见到“大师”满天飞,有人误解经典与戏说历史,夸夸其谈,大有误人子弟、亵渎文化之虞。对此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时代最终要走向一个文化维度——回归传统、回到经典。我们要寻根,依循经典(元典)找到安身立命之本,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皈依。任何浅薄流俗的文化作品都与文化精神自身格格不入。在文化图书市场上不必用粗浅趣味性地解读来迎合大众,更不必助长快餐化的浅阅读之风大肆流行。
媒体文化人更应有自己的文化使命与理想,我们应对文化先哲心存敬意,对国学元典更要审慎有加。因此,我们关注一位时代的文化行者,与肩负中华文化传承使命的师者同行。这本饱含圣贤智慧、启人深思的译作出版表达了一种文化担当与守望,以期唤起更多的读者学习文化经典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