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09 20:50
“道可道非常道”并非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
分类:梦贞文集 | 评论:0人 | 浏览:2,231次
- 正文内容
- 我来说两句:(已有0人参与)
“道可道非常道”在世间流行2153年,没有人怀疑这句话不是老子《道德经》的原文,直至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五十多部失传了两千多年的帛书,考古和文本研究都已证明,汉文帝时期的帛书老子《道德经》,下葬时就已是几十年前的旧物,而其道经的开篇,并非人们熟悉的“道可道非常道”,而是“道可道非恒道”。“常”与“恒”的字义区别颇大,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巨大的文字偏差?梦贞愿与诸位读者共同探讨。
我们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古装戏情节,一位陌生的来客问孩子:“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其实这种作品的编导根本就不懂中国历史,因为这样问孩子是不可能得到孩子回复的。正确的问话应该是:“你父亲是谁?”
在过去的中国,父亲的名字,是孩子忌讳说出口的,包括同音字都不可念出来。
在民间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有一位叫老九的人在朋友面前夸自己的儿媳妇:“我家儿媳妇太有教养了,从不当我面说一个九字。”
有人不信,想出一招。于是两位好友至其家门口:“老九在家吗?”
“我家父亲刚出门,找他有事吗?”儿媳妇走出来。
“我是张九,这位叫李九,刚在集上买点韭菜,又打了点烧酒,想与你家老九一块用韭菜送酒。”其中一人撂下一句话,然后两人转身离开,躲在暗处,想听老九的儿媳妇如何避开这个“九”字的发音。
老公公一进家门,儿媳妇便告知:“张六三与李四五,怀里抱着镰刀锄,约父亲去与他俩喝四加五。”
在官方也流传过这样一则故事:
北宋时常州太守姓田名登,登字就成了当地百姓的忌讳了。元宵佳节,有许多地方都有放孔明灯的习俗,简称“放灯”。到了晚上,邻居们都乐意相约:“走,咱一起放灯去。”但自从田登来此地走马上任,就不能再说“放灯”了,只能改说“放火”。
这件事还被陆游当笑话写进了《老学庵笔记》:“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便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成语。
百姓如此,州官也如此,那么皇帝就更不应该例外了:
汉文帝刘恒在公元前180年即位,以老子的智慧治理天下,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之盛世文景之治,也深受天下百姓的爱戴。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皇帝的名字理所当然就成了天下人的忌讳,凡与“恒”字同音的,即不能念“恒”,变音是必须的。是故,老子《道德经》原文中的“道可道非恒道”中的“恒”字,也就变音读成“常”字,因担心无意间改不过来,犯藐视君王之罪,便将“恒”字直接写成了“常”字。后来约定成俗,也就懒得改过来了。
在宋朝之前,忌讳体现的是一种恭敬,是自觉的、褒义与正能量的。长辈及值得尊敬者的名字就是晚辈与民众的忌讳,新生儿起名更是要避开上五代前辈的名字,所以断然不会听到“我爸是李刚”的嚣张之声,也不会出现李朋的儿子叫李小朋,陈希铜的儿子叫陈小铜这样的例案。自从陆游发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笔记之后,人们对忌讳开始了反思,甚至产生了厌恶心理。
我们今天放弃了许多忌讳,是社会的进步。但如果我们对家里的长辈及有恩于自己的领袖人物失去应有的恭敬心而直呼其名,那么我们谦卑与感恩的态度又体现在哪里呢?(文/梦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