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至道 > 正文内容
十二月8日

时间:2019-12-08 17:03

从堪舆学看,中国为什么又叫神州和九州

0
分类:至道 | 评论:0人 | 浏览:1,871次   

从堪舆学看,中国为什么又叫神州和九州

著名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写过一首叫《示儿》的诗。这首诗非常的有名,流传的很广,很多人都能随口读出来。这首词其中有两句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里的九州,就是指中国的意思。

当年五胡乱华,胡人刘渊灭了西晋,中原大地变成一片废墟。当时桓温目睹这一切,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这里讲的神州陆沉的神州,和中国亡国是同义词,神州就是指中国。

 

我们现在的人,一提到神这个字,就联想到一种人格化的,喜怒无常还无所不能的超自然鬼神,实际上,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神这个字的本意,是指造化之良能。天地造物,是怎么造的呢?很多人如果了解中国文化的话,大概能说出来,万物都是气造出来的。气只是造物的原材料,原材料自己堆在地上,不可能自己长腿跑到一起,还能自动的组装在一起,变成小桌子小板凳什么的。天地作为造物主,又不可能伸手出来抓着这堆原材料来加工它们。让气能动起来,能让气合在一起,生成各种东西的,就是神。

 

为什么中国被称为神州和九州呢?下面,让我们来把这个问题来说清楚。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我们通常讲,一个人聪明到了极致,会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里的天文和地理,是互相联系的。而我们现在所讲的地理,是和天文脱离了联系的。这种以天文来指导地理的学问,在古代被称之为堪舆学。后来堪舆学,又被人俗称为风水学,而后世的人讲风水,也是和天文脱离关系的地理环境学,这就脱离了堪舆学的本质。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典型的运用,就是在于命名上。古代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地方,名字就以出生地给自己来命名。这是人法地的典型应用。给人命名要以地做依据,给地命名就要以天作依据。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地法天的典型应用。

 

人法地,地法天,以天文定地理,这是中国、神州、九州几个名字的命名理论根源和命名规则。

 

既然地理命名,要以天文为依据,我们就需要观测天象,了解天上星官图的布局和结构。在星官图中,天有中央,这个中央,也就是紫微垣的紫微宫。我们前面讲过,上帝,也就是北极星,居住在紫微垣中统治天上。所以对应在天下,地也有中央,中国的天子,也是居住在皇宫中,统治整个天下。上天住的地方是天的中央,中国的天子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是中国。

 

我们前面说了,天地造化万物,需要神化,也就是用神来化育万物的意思。大家注意了,这里的神化的化,是变化的化,不是说话的那个话。在上帝的领导和指挥下,那些具体负责实施和完成,造化万物工作的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等,都被赋予了神的能力。

 

天上是这样,对应在天下,中国的圣贤,掌握了天地法则,并发明出来历法,并掌握关于万物的奥秘,居于地的中央,来统治天下,指导百姓来进行生产和生活。还能让万物都能和谐的共存共荣。这好比是只有天神才能完成的事,因为中国的圣贤具备了天神的能力,所以他们也被称之为神人。

 

为什么中国又被称为神州呢?因为中国有神人,所以,中国就被称之为神州。

 

神州的问题,我们讲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下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又叫九州。

 

古代的天官,也就是天文学家,把星空分成了井字形的九大区域,这就是九宫。上帝住的那个地方,叫做中宫,其他的八块,则是其他的八宫,这八宫是怎么命名的,我们后面的课中,讲易经八卦的时候会讲,这里先不展开。

 

天上有九宫,对应在天下,自然也要有九州。这就是中国又被称为九州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大禹定九州这件事,很多人认为,把天下分为九州,中国又被称为九州,是大禹时期就开始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中国的圣人们,把天分为九宫的时候,那时候,就已经天下划分为九州了。什么时候开始有九宫的呢?伏羲时期,或者在伏羲之前的时期,就有了这样的道术。在更早的时期,我们的古人,把九州称之为九丘。

 

对于天文观测来说,天球是有观测边界的,站在关中-河洛一带,所看不到的天空部分,就是天球的观测边界。古人认为,那些看不到地方就是海,所有的星辰,都是运行在海中,这里的海就是指星空。

 

对应在天下,王的教化,是不是也有边界呢?有的,这个边界,就是四海。注意,这里的四海,不是指四个海洋,而是指王道施行教化的边界,也是文明的边界。这个边界之内,是中国,是文明之地。这个边界之外,那些化外之地,就是外国,是野蛮之地,那些居住在化外之地的人,则被中国古人,称之为不开化的蛮夷。

 

看吧,我们现在人,整日中国外国的说,又经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的话,但是却不了解,这些都是以天文来给地理作的命名,背后的文化内涵深不可测。这正可谓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来源:梦贞学堂(梦贞学堂公众号:mz18881684567),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评论:(0)
  •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