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易经风水 > 正文内容
三月17日

时间:2022-03-17 08:46

堪舆学术的升级:进化为地域堪舆

0
分类:易经风水 | 评论:0人 | 浏览:300次   

堪舆学术的升级:进化为地域堪舆

  由于新文化运动等历史的原因,立国后,传统文化走向断层,逐渐地远离老百姓的生活,渐成空中楼阁。现在更是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滔天的喧嚣声中,渐显被淹没之势。

我是站在学术研究的角度撰写本文。

这里,把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堪舆学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作出主动的学术升级,做一个探讨。堪舆这门学术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名词,如堪舆、风水、地理、阴阳、择地、相地……..由于文字表述的限制,就统一使用“堪舆”这个词汇。

当前,资讯发达、交通便利、信息化时代,让地球变成了村,不同文化之间不断地在发生碰撞与融合。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之争,必定在于软实力——文化之争。

此次“新冠”流行期间,全国不同的医疗队伍都使出了最精湛的技术,其中,中医药再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比以前,至少比17年前的“非典”治疗,更早地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支持,予以介入。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中医药的效果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未来中医药的发展之路可能会顺当一些。

其实,在近代,现代医学传入中国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中西医之争”,历史上有“废医存药”的提议,也有完全否定中医药的提议,中医药依然还在生存的边沿挣扎,很多地区,甚至是苟延残喘。

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和中医药一样实用性极强的堪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更加严峻。至少,堪舆学问是没有得到某些机构认可的,没有主管部门,没有专门的学校,只能在民间自生自灭。所以,作为传统文化研究者,我们应该要认清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给传统的堪舆学术做出迭代升级,以更加有效、更加适应现代城市和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地域堪舆的最直接表现:

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文是这样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换成另一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话,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同一种植物,移植到不同地方,受天地五行之气丰度不同影响,会产生不同药性。所以,中药材才会特别强调“道地药材”,如附子就必定是四川江油出的附子最好;三七就是云南文山出产的最好;陈皮就是广东新会的最好。很多药材在老中医楷厨房时就特地写上产地,如阳春砂仁;蕲蛇;川贝母;川断;广藿香等。

再具体一点的话,如果你细心观察和体会,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会因应不同的地区,而其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特性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苹果,四川西昌土质阴寒,苹果偏寒湿;陕西土质干燥,苹果偏燥。甚至在同样一个乡镇种的西瓜,种在低处水田里山窝里日照少一些的西瓜凉性偏湿,种在高处山岗向阳处的西瓜凉性偏燥,吃起来口感也会有很大区别。要不,君不见近几年流行吃宁夏“石头瓜”吗?听名字,大家想必知道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吧。西北干旱地区,而且是长在戈壁滩石头缝中,日照时间长,石头经过晒太阳吸热很快,白天非常热,晚上很冷,昼夜温差大,而戈壁水分少。所以,石头瓜,皮厚质地硬,甜爽脆。

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在漫长的生存历史过程中,人类依然无法跳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人和植物一样,受到天地之气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在进化的过程中,体质、性格、生活习惯等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逐渐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生存条件。

人们的生活经验,早就观察出来,不同地区的植物性质,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性格、体质等都不同,且在相同的地区,人群的生活习惯、群体性格、体质、甚至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都有某些共性。比如:四川多盆地,多湿,且湿中带寒,所以,川人体质多湿寒,故饮食上多用花椒等各种香辛料以去湿寒,成就了“四川火锅”特有的麻辣;两广地区,南方沿海,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也湿,可是由于更近赤道,气候湿中带热,所以,粤桂人体质多湿热,故饮食上多喝“清补凉”汤,各种清热祛湿的药材做汤,还成就了“广东凉茶”此南粤特有品种。

在经济领域,也有一些学者研究出来,不同地区的人群,在商务活动中,也会明显地带有地方特色,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浙商”、“粤商”“闽商”“晋商”等等不同的名称。这些研究表明,同一个地区的经商人群,他们受到相同地区氛围、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会形成某些共性的特质,形成特定的圈子。这也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一个很好的说明吧。

在堪舆学术上,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建筑特点,以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包括,但不限于寒热燥湿,风速,沙尘等。如南方的房子多南北通透,尤其是海南岛的农村,你会常常看到一个房子前后门,南北通透在一条线上,因为它需要增加通风,以降低房间内的气温。而到北方,你会发现多四合院,房子后面基本不开门,以减少通风,防御冬天的寒风。

风水堪舆是什么意思?

(上图是北方的浅阔的房子样式,以利于采光晒太阳)

如果你经常行走大江南北,又善于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北方的房子南北进深一般比较浅,多呈横型,最典型的就是四合院里每一户基本都是横阔型的房子,高度也偏低。而南方的房子南北进深一般比较深,多呈纵型,高度比北方的房子要高一些。如果你到广西隔壁的越南去旅游,就会发现比广西更南方的越南,房子比广东广西的房子进深更深,甚至呈现深窄型,当地叫做“蛇屋”,房子深窄像蛇一样。为何不同地区的房子,户型结构会有如此差别?这是人们生活经验累积的结果,目的是通过进深和层高,来调节日光照射的时间,从而调节温度,调节气的寒热燥湿。

风水堪舆是什么意思?有科学依据吗?

(上图是越南常见的房子样式,以减少晒太阳)

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的农村,基本都会看到每个村子前面都有池塘,或者小溪。至少在祠堂的前面会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而北方农村却鲜少见到。在四川盆地、贵州山区、西北戈壁建的房子,肯定与东北、两广地区建的房子很大的区别。因为各地气候不同,物候也不同,堪舆必须依据具体地区的气候、物候考量如何规划、设计、布局。假若,你是设计师,拿着两广地区的设计思想给河北平原地区的客户,也设计成纵型房,层高也如两广一般高,那么,这个房子就会日照不足,冬天会冷死。住在里面的人,连健康都难以保障,谈何事业家庭等其他方面的成功?

风水堪舆是什么意思?有科学依据吗? 堪舆学术的升级:进化为地域堪舆

(上图建筑,在北方,进深太过,采光日晒不足。且八面吹风,冬天咋过啊,住得舒服吗?健康吗?!这种设计纯属坑爹啊!)

很多研究传统堪舆学术的人士依然还抱残守缺地守着若干代前老祖宗留下来的秘笈,食古不化,死搬硬套。古代交通不便,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在一个小地区生活,他只了解他所生活的地区,他所考察、研究、实践的堪舆都只用在很小范围内,对于其他地区则是难以探索。时代在发展,交通和信息的便利性,让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建筑的差异,而堪舆学术及技术,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把古老的堪舆学术升级为地域堪舆。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谈谈堪舆的世界性应用,如何用堪舆的眼光看待世界,如何让堪舆学术适应世界不同地区、人群。(想学易经风水养生,请加微信15902088613)

作者:黄森权 来源:昊本易学堂

来源:梦贞学堂(梦贞学堂公众号:mz18881684567),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评论:(0)
  • 有图有真相